地 址:聯係地址聯係地址聯係地址
电 话:020-123456789
网址:www.6ql2.cn
邮 箱:[email protected]
O型腿在醫學上稱為膝內翻 ,俗稱“羅圈腿”、型腿O形“弓形腿” 、纠正“籮筐腿”。型腿O形指的纠正是在膝關節處,小腿的型腿O形脛骨向內旋轉了一個角度,故此稱為“膝內翻”。纠正膝內翻的型腿O形定義很容易因為看到病變形態想當然而混淆 :膝內翻的定義並不是以內翻所成角的指向而命名的 ,而是纠正以小腿脛骨的翻轉方向命名的。膝內翻 ,型腿O形其膝關節成角是纠正指向外側的 ,因此經常會被誤稱為膝外翻 。型腿O形人的纠正腿型有很多種,其中一種就是型腿O形O型腿 ,它是指兩隻腿向外拐 ,然後中間形成一個O型。缺鈣和遺傳是O型腿形成的兩個基礎,但更直接的原因,還是在於走姿、站姿 、坐姿及一些運動。日常生活中認為膝內翻都是骨頭彎了 ,其實是一種誤解。O型腿的人,平時站立和走路時,都是腿外側肌肉用力 ,內側用不上力 。因此腿部肌肉發育不勻稱 ,往往外側肌肉多 ,內側肌肉少。這樣,形成的腿部肌肉輪廓線就是彎曲的 ,給人的感覺就是骨頭彎曲了 。並且,由於腿內側肌肉少 ,會導致雙腿間的縫隙別大 。外側肌肉多,就顯得胯寬,下肢臃腫、腿短 ,上下不協調 。
走路外八字腳 、稍息姿勢站立、長期穿高跟鞋、盤坐 、跪坐、蹲馬步等等 ,會給膝關節向外的力量,而這種力量會牽拉膝關節外側副韌帶 ,長期如此,就會導致膝關節外側副韌帶鬆弛。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是膝關節內外側角度的穩定結構。當外側副韌帶鬆弛的情況下 ,內側副韌帶偏大的力量就會牽拉小腿脛骨向內側旋轉 ,形成膝內翻,即O型腿。在雙足跟、雙足掌並攏 ,放鬆雙腿直立 ,如兩膝存在距離 ,就說明是有O型腿了。一般根據常態膝距和主動膝距兩個指標,判斷O型腿的輕重程度 。所謂常態膝距 ,指的是直立時兩足踝部靠攏、雙腿和膝關節放鬆時 ,雙膝關節內側。主動膝距,指的是直立時兩足踝部靠攏、腿部和膝關節向內用力並攏 ,雙膝關節內側的距離 。根據常態膝距和主動膝距的大小,“O型腿”分為Ⅰ度 、Ⅱ度、Ⅲ度和Ⅳ度。
◆常態膝距在3厘米以下,主動膝距為0的屬Ⅰ度;
◆常態膝距在3厘米以下,主動膝距大於0的屬Ⅱ度;
◆常態膝距在3-5厘米之間的為Ⅲ度;
◆常態膝距大於5厘米的屬Ⅳ度。
膝內翻主要是嚴重危害身材。標準腿型 ,在雙足並攏直立時,雙膝關節、雙大腿、小腿的中段有三個接觸點 ,而膝關節上下和腳踝的位置則有三個菱形縫隙。這種有張有合 ,的下肢曲線 ,就透著一種玲瓏的美 。O型腿並不就是腿骨彎了,而是小腿骨和大腿骨的膝關節夾角不正常,膝關節內旋了一定角度,所以醫學上稱為“膝內翻”。是由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決定的 ,因而即使是成人,也能夠改變 ,可以矯正。由於這個不正常的角度 ,雙腿曲線外移,下肢輪廓線外移 ,難免給人以下肢臃腫之感。而且 ,O型腿的人 ,由於身體重量集中於膝關節的內側 ,承重線內移 。這就使得在行走和站立時,大小腿都是外側肌肉用力多,而內側肌肉無法用上力 。這造成的結果,就是腿部都是外側肌肉發達,而內側肌肉菲薄 。這造成的惡果,就是雙腿中間的縫隙更大;而雙腿外側輪廓線更進一步外移 ,下肢顯得更加臃腫。常的膝關節,壓力是平均分布在關節麵上的 ,而O型腿的人,由於膝關節內翻 ,身體重量就過多集中於膝關節內側關節麵上。過度的壓力和摩擦力,會導致膝關節內側軟骨麵磨損,脛骨平台塌陷 ,繼發骨性關節炎。到年齡大了,就容易出現關節痛 ,影響到正常的行走活動。
O型腿的矯正方法包括 :手法矯正、手術 、儀器 、夾板 、綁腿 、鍛煉、矯正鞋墊等。
一、手術矯正
手術適應於O型腿程度非常重,或者已經並發骨性關節炎,出現關節疼痛的患者 。手術的好處是被動治療,矯正立竿見影,不需要恒心和堅持。缺陷是手術技法不同 ,大多需要截骨 ,痛苦和風險大,費用高 。
外固定器加脛骨結節倒U形截骨術 。這種方法優點主要有:截骨術操作簡單 、安全、骨愈合快 ,不容易出現延遲愈合,采用外固定器便於掌握整形矯正時的角度,可使骨愈合角度準確,調整也方便。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以下地活動,下肢肌肉不會出現萎縮。
脛骨結節倒U形截骨術,術後管形石膏外固定。
據統計 ,O型腿畸形完全矯正率可達70%以上 。
二、非手術矯正方法
手法矯正通過矯正關節移位來治療O型腿。綁腿和正O儀其原理基本一致,都是通過鬆弛膝關節內側副韌帶 ,恢複膝關節內外側的穩定結構。從而使脛骨外旋 ,達到矯正目標 。非手術矯正方法,好處是費用低 、風險小,缺陷則是主動治療 ,見效慢 ,需要長期堅持 。沒有恒心就達不到矯正目的。
微創針刀治療
針刀治療原理 ,主要是鬆解攣縮失衡的軟組織,因為大多數O型腿都是軟組織失衡導致下肢力線異常,人體是一個整體,必須整體上來調整 ,脊柱 ,骨盆 ,雙膝關節 ,踝關節 。我國針刀醫學名醫崔清國教授,是針刀矯正O型腿的學科帶頭人。
正夾板、綁腿方式的矯正
這種方式簡單易行,通過夾板和捆綁產生的壓力使膝關節處的韌帶進行調整。優點是不需要手術 ,容易操作 ,缺點是需要堅持 ,而且夾板和捆綁容易使膝關節部位的血管、神經造成損傷,嚴重者造成神經壞死。
儀器矯
儀器也是通過調節膝關節內外側韌帶。缺點是需要主動治療 ,需要根據患者的體質和恒心來決定矯正周期長短 ,比夾板、捆綁的費用要高很多。優點則是可以避開對膝關節部位血管 、神經的損害。
矯正鞋墊
矯正鞋墊是外側高、內側低,在行走 、站立時 ,可以給小腿一個向外旋轉的力量 ,能預防因走姿不好,導致的O型腿加重和形成 。方便使用 ,但對於輕微O型腿患者有效,不適用於O型腿程度較高的患者。
鍛煉
“O”型腿通過鍛煉的矯正方法具體如下:
(1)直立 ,兩腳並攏,兩手扶膝做兩膝向正前方的下蹲起立運動 ,做20~3O次 。
(2)彎腰 ,兩手扶膝做向左的和向右的繞環運動 ,做20~30次 。
(3)兩腳開立稍大,彎腰,兩手扶膝做兩膝向內相靠停耗練習 ,每次停耗10秒鍾,做5~10次 。
(4)兩腳平行站立 。先以腳跟為軸,做腳尖外展和內旋運動;再以腳尖為軸 ,做腳跟外展和內旋運動,各做20~30次。
(5)坐在椅子上,盡力用小腿夾住書 ,堅持一定時間 。如果用橡皮帶將兩膝捆住做,效果更加顯著 。
(6)跪坐在腿上,塌腰,兩腳慢慢向外向前移動 ,腰部隨之也逐漸直起來。做15~20次。
(7)下蹲,雙手叉腰,上身保持直立 ,雙腿張開15—20厘米,腳尖略微向外 ,吸氣時兩膝靠攏慢慢下蹲 ,盡可能深蹲並停留片刻 ,感到腿部肌肉緊繃 。呼氣時慢慢打開雙膝,伸直站立 ,重複10次 。下蹲時膝蓋和大腿靠攏 ,對於矯正O型腿很有效。盡可能的下腰深蹲效果會更好 。
O型腿的預防與防止加重很重要 ,除了先天以及器質性病變造成的O型腿,其他絕大多數的O型腿都是由於後天的不良習慣(跪坐 、盤腿 、運動、走路姿勢等)造成的。在日常生活要注意這些 ,避免形成O型腿,即便是通過各種方法矯正好了的患者 ,也要注意各種不良習慣 ,避免腿型複發 。